说起北斗,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它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导航线路比较精准,还可以提供位置共享,现在已经成为了重卡车型的标准配置。
北斗在重卡车型上的使命,除了常规的操作外,还担负起了监督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的重任,而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北斗数据监测 违法成本变高
纵观由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例如道路规划、车辆未及时检修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来自于驾驶员的疲劳驾驶。交管部门对疲劳驾驶进行最深维度的扣分罚款处罚,也是从卡友以及道路其他参与者的安全角度出发。
现阶段最可以反映驾驶员行车时间的,而且投入成本比较低的,恐怕只有导航仪了。车辆上安装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根据车辆产生的位移反推出车辆运行时间,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行车时间,上报交管部门进行疲劳驾驶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条例规定,不得出现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也就是说,开车4小时之后未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不足20分钟,则会被默认为疲劳驾驶,公安交管部门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依据最新的处罚标准,被查处到疲劳驾驶,普货运输人会被扣6分,危货运输人则会被扣除12分,另外还会有200元的罚款。从卡车司机最看重的驾驶分数入手,提高违法成本,或许是交管部门所能想到的最有效的遏制司机疲劳驾驶行为的办法。
而有一部分卡友为了缩短车辆的运输时间,选择不激活北斗或者行车过程中关闭北斗,这些方法也是行不通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不得篡改卫星定位装置数据之规定。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一项:破坏卫星定位装置以及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整改违法行为。也就是说,北斗并不是你想关就能关的,行车过程中不开启北斗系统,最高会处以5000元的罚款。
疲劳驾驶,除了扣分罚款外,每年的车辆保险费用可能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据某卡友所在车队称,保险现在对投保有评分要求,北斗评分不达标的均不予投保或保费上调。如果消息属实,这也是从另一方面增加了违法成本,让驾驶员不敢轻易疲劳驾驶。
▎北斗监测驾驶 可变因素过多
北斗作为一个设备,它执行的都是命令性的语言,没有所谓的弹性时间,只要超过4小时未休息,系统默认为疲劳驾驶,如果偶遇堵车,虽然车辆运行速度较小,但是北斗仍然在计算着驾驶时间,这种计算模式也是让卡友有些吃不消。
物流运输对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在疲劳驾驶惩处力度非常大的情况下,有驾驶员会选择双人行车,由两个人换着开车,但是有驾驶员反映,北斗也有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多种驾驶员卡的情况,双人行车也有可能面临疲劳驾驶的风险。
北斗厂家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在3个小时内进行换卡操作,北斗系统可能才会重新进行读卡。这也就是说,如果卡友想要实现人停车不停,单个驾驶员驾驶时间最好维持在3小时以内。
北斗监测疲劳驾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卡友进行停车休息,缓解行车过程中的疲劳感,但是在高速上,可以停车的地方只有服务区,而遇到节假日等车辆运行高峰期,服务区的停车位根本就不够用,去哪停车休息成为了司机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疲劳监测系统 出路何方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院长贺林认为,利用卫星定位来判断疲劳驾驶,其科学性是有待进一步探讨、验证的,因为每个人的体制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精力旺盛,有的人精力不旺盛,不能简单的只用参数来鉴定。因此,他认为国家在制定有关方面的政策时应当做出些合理的弹性范围调整。
也有卡友希望引入其它电子监控设备来辅助北斗进行疲劳监测,例如短途行驶(200公里)免于监控,24小时内总驾驶里程数超过10个小时强制进行长时间休息等,在保证物流运输的时效性的同时,也可以让驾驶员可以休息的更好。
最高罚5000扣12分 由北斗定乾坤可行?
作者:牛奶运输车时间:2020-11-28